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课题网站>>已结题课题>>市级课题>>利用花木文化资源打造学校诚恒文化的行动研究>>方案计划
《充分利用花木文化资源,营造诚恒校园文化环境的研究》阶段小结
发布时间:2012-12-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袁新华

 

《充分利用花木文化资源,营造诚恒校园文化环境的研究》

阶段小结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根据《充分利用花木文化资源,打造学校诚恒文化的行动研究》总课题的研究方案,积极开展了《充分利用花木文化资源,营造诚恒校园文化环境的研究》子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前期调查问卷,并加以分析,形成报告,学习相关理论,进行专题研讨,提升教师的相关理论素养,进而指导行动。通过研究,探索利用花木文化资源营造诚恒校园文化环境氛围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效。

一、制定有效的研究计划

有目标才有研究的方向,计划的制定是做好每项工作的根本。根据总课题方案,子课题组成员一起研讨,制定了本学期《充分利用花木文化资源,营造诚恒校园文化环境的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并每个参与课题的老师各自制定好自己的课题研究计划。

二、切实进行课题研究

计划的制定只是将课题列在纸上,要将它实实在在运用到行动研究,还需要课题组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认认真真地落实

(一)建立组织

本学期建立了子课题组,组长由袁新华老师担任,组员有何桂珍、虞建强、张艳娟、吴建平等四位老师。由学校教科室江伶主任为业务指导。子课题组建立一学期来,对子课题研究工作的指导、评估、督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理论学习

课题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课题方案的实施过程,都要求研究者自始至终伴随着相关理论的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研究计划的形成,监控研究过程,验证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子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十分重视文献资料的检索。通过理论资料学习,找出实际工作与理论存在的差距,借鉴外部先进的教科研成果来弥补我们的科研“空白”和薄弱环节。通过理论学习,对诚恒文化的精神与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诚恒”出自楼钥《攻愧集·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诚”可以理解为诚信、实在,有科学的求实态度。“恒”可以理解为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有志向、有好奇心、能追求真理等,还可以理解为细心和耐心。“诚”为做人的道德修养,“恒”为行事的意志品质。“诚”——诚心实意、诚恳真挚、诚笃恳切、诚实守信,即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恒”——恒久、恒定、恒心、永恒、持久,即长久不变持之以恒。诚与恒,是一种操守、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治学精神,是做人和做事的必备条件,有了诚实中肯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恒心,就有了处人处事的基本道德修养,天下便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诚恒”是“为人”“处事”的准则,它不仅引导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规范了学生的人生之路。诚于做人,恒于学问。

(三)营造诚恒校园文化环境氛围

我们认为,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仅仅是外因,它必须通过教师的教育从而内化成学生的外显行为。而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是潜移默化的,起着决定性的行为外显作用。因此,创造美的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美的心灵、鉴赏美的能力的前提。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创造美的心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建好学校植物园。学校每一个园区都是一个植物园,让学生在了解植物的特性、种植的要点、管理的过程中,自我开发花木文化与做人、做事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

2、建好民族文化长廊。把励志性的语言“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孜孜以求、迎难而上、锲而不舍、洁身自好、宁静致远、虚怀若谷”悬挂在走廊上,使学生在课间的活动中时刻都能明确做人、做事、刻苦学习的道理。

3、建好学校文化墙。我们组织教师编写学校发展史,用成语的形式表示,建成学校文化墙,使学生漫步校园都能感受到学校诚恒文化的感染力。

(四)依托课题网站完善资料收集

课题网站的内容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学习平台,同时也为后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将研究的内容充实到课题网站中,做到信息上传的常态化,将一些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响资料及时上传,使得网站内容丰富,反映出了我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