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溪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3、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究活动 。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再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学习常州市各学科教学常规建议(小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仍然是我们当前数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每位数学教师要继续认真研读,在血爪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把握课改的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的行为。而学习常州市学科教学的常规建议更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提供了标准。
(二)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的要求,开展以学定教,打造开放活力生命课堂
让学生学习的评价从“结果证明”走向“过程证明”。关注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习成就感;关注学生幸福指数,重视身心健康;关注学生学业负担,重视学习方式等具有综合特征的评价。
让课堂教学的评价从“学会发展”走向“最近发展”。一是课标规定学生应知和能做的是什么?二是相对于课标的要求所处的未知状态;三是学生当前的状态与课标要求的目标状态存在怎样的差距?
让学习能力的评价从“机械问答”走向“互动讨论”。倡导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师生之间互相讨论,案例分析,交流合作等等。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程度是课堂评价的最重要方式。
(三)认真抓好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在学校的部署安排下,继续开展研究课、汇报课、展示课、评优课等活动,突出新课标理念、以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设计为研究重点,进行 “研、讲、评、议”一条龙教研活动,充分体现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严把“有效教学”关,打造优质课堂。同时有重点地提前打磨精品课。
四、主要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组织学习《常州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本学期继续推行备出集体备课。教师共同探讨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的教学模式。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记录。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班教师要有组织地搞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三)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4、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各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