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诚恒教育理念 构建新型校园文化
——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初级中学打造“诚信”校园文化金字塔纪实
诚恒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诚信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传统学校管理,是通过经验管理来监管学校;现代学校管理,是通过制度管理来经营学校;未来学校管理,是通过文化管理来经营人才。发展离不开诚信,社会在呼唤诚信。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于中”就把诚信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工作来抓,把“诚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推出“诚信养德、诚信立教、诚信兴校”创建活动,重启“校园文化”话题,重建“校园文化”架构,上下拧成“诚信教育”一股绳,让全体师生学会生活文化,让全体师生享受文化生活,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筑牢一个根基——诚信教育理念
当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不断完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时冲击着学校大门。“于中”教育人认为,教育人要先成人,再成才,再成气。诚信文化一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诚信教育是人才教育的第一课。要以小小的校园体现诚信这一主题,就必须抓住诚信文化的根,抓住诚信文化的魂,广泛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等诚信实践活动,才能最终建成社会诚信的金字,使诚信文化在学校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中”制订了“校训”——诚毅,并围绕“校训”内涵、外延(忠诚老实、诚实做人、刚毅坚定、坚毅行事)进行了诠释,提出了“校风”、“学风”、“教风”方面的要求,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创新两个实践——教育途径、方法
该校一是开展诚信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观。组织形式分为全校性的教育课、班课、个体教育,活动内容可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利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参观、走访、征文、广播等形式,给学生设置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使学生通过活动,在心里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暗示,达到教育的潜移默化效应,逐步培养起学生对真假、善恶、美丑的正确认识和行事。二是建立“诚信银行”,激励学生多做诚信事。他们形象地设立“诚信银行”,具体包括诚实记录、信用记录、特别记录等。其目的是让“被动教育”成为“自觉教育”,并把人们一直认为是空架子的德育变为具有实体的操作性很强的一项活动,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同。
三、优化三个机制——目标、任务、咨询
第一,目标环节重在重视诚实守信的品德形成,这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该校力求让学生把诚信作为个人人生道路上永远的绿卡,伴着个人成长一路前行。第二,是制订任务,完善诚信制度环节。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以此为目标。如在考试评价制度上渗透诚信教育,该校推出了免考制度和无人监考制度。不管哪一个学科,只要学生在平时的过程性检测中每次都得到优秀成绩,就可以申请在期末考试中享受免考待遇;在期末考试时,该校视学生的需求设立若干个无人监考考场,给学生自我控制的机会,以锻造他们的意志。第三,开展心理咨询,及时了解学生困惑环节。
四、消除四个误区——形成诚信氛围
于港中学分析一些方面诚信缺失原因后力求消除四个误区:一是从师生员工自身的原因来看,不诚信行为,同个人本身的素质相关:有些人违约或毁约是由于当时考虑不周,加之环境的变化所致;有些人缺乏诚信可能是由于个人利益本位思想造成的。二是从中学生诚信现状分析,诚信教育虽然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和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三是从中学生诚信危机成因来看,中学生出现诚信危机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有关,尤其表现在独生子女教育方面,家长的自身素质及道德水平更是不能忽视。四是极个别教师追求个人利益,违背师德规范,搞有偿家教。学校和教师的信用危机影响了学生诚信观念的形成。所以,于港中学运用了各种教育方式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诚信价值观,努力消除学生诚信误区。
五、划分五个层次——促进诚信教育
于港中学诚信教育的任务明确分为五个层次:
一是培养学生以诚信养德,开展营造氛围、认知诚信的研究。积极扮靓教室、宿舍,把诚信格言警句制成条幅张贴在学校走廊、班级墙壁上,让智者伟人时刻与同学“对话”。
二是促使教师以诚信立教。制订《教师诚信条例》,建立教师诚信教育监督考核机制,制订《教师学术诚信条例》,建立《个人成长规划》,且开展阶段性集体展示。促进教师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行动拨动学生的心弦。
三是鼎力支持学校诚信兴校,开展形成轨迹、养成诚信的研究。在学生中,该校开展了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如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诚信宣誓仪式、演讲比赛、故事会、班级辩论会、师生实话实说讨论会、征文比赛等活动,把诚信教育融于学生平时的读说写画中,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等。
四是作好学校诚信评价,开展评比考核、内化诚信的研究。如实施诚信评价制度。学校发动全校师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生诚信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细则加强检查督导,坚持“多褒少贬”的原则,正确及时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五是细化教育具体要求。为避免学校德育工作的理想化、内容落空、传输途径单一、可操作性差、缺乏实效、评价滞后,该校还把诚信教育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分解细化,以确保诚信教育的有效开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思想灵魂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原动力,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判断和行为结果。“于中”人深深知道,诚信文化氛围的形成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要达到“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终极教育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集思广益,把握时代特色与发展变化,用科学的思想,实践改革中学习,在学习中改革实践,就一定能建造成社会诚信的金字塔,打造成功具有浓厚底蕴的“于中”校园诚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