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小班教学>>理论学习
浅谈小班化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落实识字教学
发布时间:2013-09-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建琴

 

浅谈小班化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落实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尽显力”,文章是高楼,汉字是砖瓦,识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低段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由此可见,识字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如何在低段课堂中有效地落实识字教学,使小班化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与总结。这里将自己在这方面实践中的点滴收获简单总结做浅显交流。
一、轻松环境,让识字快乐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以及创新能力。“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乐其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于进入学习环境,才能更好地享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1、自主分层识字
在小班化课堂上,识字教学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教师只穿针引线。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学习生字,小组合作识字,课堂上提供展示、交流的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感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划出生字词后,自由交流,你认识那个生字词,就读哪个生字词。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认读生字。
适度地采用分层次教学策略,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成不同层次,设置分层识字目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用上生字宝宝说句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识字方法,完成识字任务,注重识字学习的快乐,注重从快乐中获得自我肯定的喜悦。同时对于相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还可以有提升的空间,这样也有利于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营造轻松氛围
当然作为老师此时我们还应该深入各个学习小组,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个畅所欲言、勇于思考和创新的开放性学习空间。小组合作识记字形,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在各学习小组内,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讨论的权利,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可以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谁认为我是胆子最大的,站起来读。”“谁敢挑战他?”等,鼓励孩子展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成果。同时教师还应引导每个学生都学会倾听,会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或完善自己的想法。
3、科学、及时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科学评价,体现个性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各自不同的学习目的后,教师在某种程度上都给学生以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所有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第一阶段读准字音时老师可以肯定地评价“你读得真好,不但很大声而且还把字音读准了”;第二阶段给生字组词老师可以评价“你真能干,给生字宝宝找了朋友,他一定很开心”;第三阶段用生字说话老师还可以这样评价“你真会学习,不但会读生字还会用生字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作出答案正确与否的评价,而且还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其中包括“认知”、“情感”、“兴趣”等方面。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下更快乐地主动识字。
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能从中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使“苦学”转化为“乐学”。 以学生独立识字取代教师的分析,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不但明确了小班化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体验,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地“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有的放矢,识字方法多样化
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识字教学可以从生字本身抓住突破口,利用字音字形字义的特点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有重点的指导生字。
1、同一课文中识字变花样
在同一篇课文中我们识字的方法并不需要一致,可以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抓住切口,有效识字。如在一下年级《两只小狮子》的课文中有“狮”、“懒”、“洋”、“整”、“滚”、“咬”、“撕”、“扑”、“苦”等很多生字,对生字集中整理以词语出示之后,可以让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选择容易接受的识字形式学习生字,最后总结汇报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在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后,教师还要对生字进行有重点的指导。这些指导是有必要的,是在学生初学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再次学习和巩固识字。如在指导“狮”和“洋”的时候注意读音的指导;而“整”则可以通过理解词语“整天”来学习;“咬”是形声字可以用声旁和形旁来帮助识记;“撕”和“扑”同是提手旁,可以进行迁移;“滚”则可以用动作来展示;“懒”是可以通过结构和偏旁来认识;“苦”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学习。其中“整”字还可以通过对“整天”一词的说话训练进行巩固;而“苦”字还是要求书写的生字,可以用写的方法加强识记。各个小组里,每个孩子都可以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识记生字,老师主要进行适当点拨和引导。
2、总结识字方法贯通使用
当然平时教学中识字方法是多种多样,比如编儿歌“两个小人坐在土堆上”——“坐”;“用手拔掉一根头发”——“拔”;“耳朵听,眼睛看,嘴巴说,用心记,你是聪明的小学生”——“聪”,朗朗上口的儿歌既能让学生容易记住和背诵,又能让学生准确地记住字形。还比如动作体验,主要是一些动词,“握”:可以让学生之间握握手;“跳”:和学生一起跳一跳;“飞”:撇和点就像一对翅膀,大家挥舞双手一起飞。再比如归类识字,“腰”、“腿”、“脸”、“脚”等都与人的身体有关,都是“月”字旁;“清”、“河”、“江”、“海”等都是三点水和“水”有关;“蜘”、“蛛”、“蝴”、“蚯”、“蜻”等都是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另外,对于形近字我们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法帮助记忆生字,对于多音字我们则可以比较组词予以区分。
3、识字巩固乐在其中
具体识字时,还要不断变化识字点,有层度地提高学习目标。如先是在句子中或词语中借助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然后可以单独去掉拼音读,最后还可以拓展组词等。让学生一步一步将识字基础巩固起来。还可以变化形式读,如师带读、学生带读、小组读、指名读或者开小火车读,让学生能沉浸其中,乐于参与。总之,识字要有重点,方法可以多样,抓住特点进行识字教学事半功倍。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为识字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来进行识字教学,如:摘果子、走迷宫、夺小旗等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总之要通过各种活动识字,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增强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三、创设契机,提高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音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所以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多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生字。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不同的生字词教学,为学生创设更适合的学习契机。根据不同的课文我们采取的识字形式也各有不同。
1、集中识字
2、随文识字
3、段落学习中落实识字
四、贯穿始终,识字与阅读水乳交融
低段的语文课文大都浅显易懂,不管是文辞优美的儿歌、小散文,还是语言生动活泼童话、小故事,阅读的前提当然是识字。但又不能将识字孤立,而应渗透进阅读教学,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还是需要阅读来帮助提高和巩固。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课标》提出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把要求写的字写好写对的基础上能更好更快地进入阅读阶段。识字是为了更好地阅读,拓宽阅读范围,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为了巩固识字,提高识字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识字的方法,要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识字情境,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利用已有经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教师应做好舵手,有重点地指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发现,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的方法识字。我们要抓住过程而不仅仅是看结果。识字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上要有效落实识字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让识字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成为他们阅读、学习、成长的需要。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在课堂实践中完善,识字教学终将散发迷香,小班化语文课堂也将因此而焕发光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