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小班教学>>理论学习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4-04-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建琴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句话是叶圣陶先生说的,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与人的发展终身相伴,它可以主宰人生,良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就日益发展的社会来说,良好的习惯也是现代公民的应有素养。培养良好习惯应该立足长远,但更加需要抓住最佳的时期来将根基夯实。而低年级的小学生可塑性很大,抓住这个时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在低年级尤其在一年级的这个时期,可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知识教不会事后可以补课,这个时机错失了,很难挽回。
二、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我们本册教科书的“习惯篇”里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二是爱惜学习用品,我们长期从事低年级教学工作的老师都知道仅仅培养这两个习惯是远远不够的。我从四个方面罗列了一下不知道是否全面
   (一)良好的上课习惯1. 课前做好准备2上课注意倾听3上课积极发言.
   (二)良好的作业习惯1.作业姿势要正确,作业书写要规范,作业时间要控制,作业态度要端正,正确率要保证 4.作业完成了及时整理学具,课本
   (三)预习复习的习惯提前预习,及时复习
   (四)良好的阅读习惯1、每天坚持阅读2、培养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如阅读时要有正确的坐姿,拿书本的方法,上课范读课本,把书捧在手上,读书时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适度; 3、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所谓专心,就是身心合一,聚精会神,边读边思考.也就是读书三到,口到,眼到,心到。
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在“细、实、活”上下功夫,力求收到较好的成效。
       (一)起点要低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要低,让学生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自信心。比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老师在旁指导.对于学前没有接受过作业训练的孩子,就不能用上面提到的那么多作业要求要求他.可以只提两个小要求,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让孩子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二)要求要细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一下提这么多要求,不要说做到,恐怕全部记住都有困难.为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要细,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过去我们许多有经验的老师编了很多儿歌.课前准备,“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坐好,等着老师把课上。”关于上课要求的 “上课专心听,眼睛看老师,发言先举手,站好再说话”,比如课间活动的,下课铃声响,不急出教室,一收二放要坚持,先上厕所再游戏,不追不跑要牢记.还有握笔姿势的大哥二哥头对头三哥弯腰下面托,四哥五哥弯弯坐, 笔靠虎口真舒服!
      (三)训练要严
      起点是低的,要求是细微的,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我们要利用大量时间训练,课堂学习习惯不行就停下课来训练,还要以各种形式训练,集体练,小组之间比赛,同桌之间比赛.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就要求学生上学见到老师都要打招呼。如果有人不打招呼,我就天天主动跟他打招呼。再如,为了强化学生的写字姿势,我除了在学生做作业时提醒,还用相机给姿势优美的学生拍照展示,利用班会课开展写字姿势大比拼的活动.对欲做不到的孩子更是多提醒,多训练,必要的时候会有一些小惩罚,当然要让他明白,老师这样做是因为还喜欢你,不然就根本不理你了.
        (四)检查要勤
        小学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检查是督促学生长久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因此,平时我对于提出的要求勤于检查。为此,我大胆任用小干部,设立了很多职位,分工很细,什么读书组长,背书组长, 班长、副班长,值日班长, 课间侦察员并明确分工职责,每位小干部负责检查一个项目,如读书组长负责检查预习读书情况,背书组长检查背诵情况,值日班长带大家早读,负责检查课前准备,课间纪律,负责检查听到铃声响到正式上课前的纪律。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觉得做个小官很自豪,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及时通报,便于适时评价和前后对比。
        (五)评价要快
        每个人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在训练、检查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典型情况。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表扬方式多样,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一次亲昵的抚摸,一句由衷的赞养,敲一个表扬章,送一颗小红星,贴一张小照片等,可以是当众表扬,也可以是单独表扬;不好的、退步的及时提醒。提醒方式也很多:可以是自身示范,可以是谈心教育,可以是榜样学习,总之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信心。
        (六)示范要多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而教育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范。示范的形式也很多:可以是教师自身的示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可以是身边学生的示范,就是树立身边的榜样,如有的学生读书姿势正确,眼睛看好书本,声音响亮,我就请这些学生当小老师,当众读,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还可以是典型人物的示范、典型人物有名人、有英雄人物、有普通人、有童话故事中的小动物等,他们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便于学习,激发兴趣,常以生动形象的故事形式给学生讲解示范。
  (七)帮助要实
  学生是一个个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当然习惯方面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些习惯不好的,要寻找原因多加帮助。可以通过教师的耐心教育,父母的行为指点,学生的榜样熏陶来培养,想方设法,使其上进。如我班有几位同学听课习惯差,上课自控能力差,丝毫坐不定,乱叫乱动,不但自己学不好,还影响别人。通过与其父母接触,知道促使其养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有二:一是幼儿园上的是新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不正规,自由散漫惯了;二是父母宠爱,认为好动是天性,纵容他。为此,密切与其父母联系,要求在家注意培养其静心做事的习惯。为其设立一个独立安静的小房间;做功课时不允许做做玩玩说说;平时在家让其多进行下棋、画画、写字等安静的活动。同时,在校安排其坐在教室前面,尽量少受干扰;上课作业多督促,多给他们发言机会,并在座位周围安排好同学去经常督促他们;及时鼓励。通过多种方法的帮助,他们有了较大的进步,习惯较以前有所好转。
       (八)联系要密切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光学校注重而家长不配合的话,那是很难取得实效的。而家长有的因为没有比较,对学生的习惯的现状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此,教师要及时地与家长联系,反映孩子在习惯培养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不足等。这样,有的放矢,双管其下地注重培养,必将比任其自由发展效果要显著得多。
        当我们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回报的时候,要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然后心平气和地做该做的事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