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花木文化与学科统整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研究课研讨活动
武进区夏溪小学《花木文化与学科统整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组
9月19日《花木文化与学科统整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组开展了课题课例研究活动。由许荣美老师执教了《大自然的文字》第三课时。课前教师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身边植物,由现象产生问题,并通过请教、采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在课外寻求答案,进行探究记载。课堂上,教师一改往常教学从回顾内容或写作特点入手,而是先让学生用手机向大家展示身边的植物,产生的问题,通过探究后形成的结论,进行汇报交流。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作者伊林告诉大家的“怎样认识大自然”相关语句,对学生课外开展的探究性学习进行小结,也是对课文的回顾。第二版块让学生自主交流对课文相关段落表达方法“设问、比喻、拟人、具体描绘”等的回顾,为下面模仿文本对身边植物的现象进行阐述打下基础。第三板块练习模仿、借鉴性的表达,师生共同评价完善表达。
课题组语文教师对本课进行了评议。唐春燕老师认为许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进行探究,在汇报中善于引导归纳探究方法,学生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教师平时比较注重学生个性表达。课堂环节设计比较巧妙,从探究方法到课文引路到实践表达,板块清晰。丁小英老师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理念,许老师的《大自然的文字》第三课时正是符合并诠释了这种理念,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形成语文素养,形成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对文本的推展理解,拓展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夏海燕老师谈到自己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未形成很清晰的教学思路,许老师的这节研究课提供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让学生参与探究,再次阅读文本,拓展练笔。这节课如果作为课题汇报课也是很符合的。蒋文燕老师用了“高端、大气、上档次”来形容了这堂研究课。课题组成员提出的建议是执教教师回顾文本表达方法时间再短一些,要留出充分的实践兼顾到中下生的表达迁移的质量,让学生由练说到练写,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语言实践,关注中下生习作的学情反馈。
最后许老师和各位课题组成员对夏海燕老师即将执教研究课例《石榴》提出研究方向和教学建议。
课题研讨课由执教老师扎实有效地课堂探索到参与成员们积极踊跃的思维碰撞,使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开出的第一朵金秋之花,为今后的学校课题研讨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