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它体现着一所学校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和追求,体现着学校的目标、风格、氛围、特色,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发展前途,也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结果。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学校文化的提炼、总结、整合与积淀,就很难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使学校沿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重视对学校文化的总结、积淀和提升,重视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学校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在支撑和精神动力。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自创办起就推崇“三尚”教育,即:尚德、尚文、尚武。学校历经百年,文脉相承,在传承“三尚”思想的基础上,整合地方特色教育资源,不断探索“花木文化”与育人的内在联系,先后利用花木文化这一独特资源,进行了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研究,开展了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今,花木文化教育特色已成为学校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特色。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提升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我们决定充分利用花木文化资源,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提炼、总结和提升,推进以“诚恒”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将“诚恒”文化建设贯通到学校各项工作中,以“诚恒文化”在师生中产生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来提升师生学习、工作激情,促进教师观念、教学风格的塑造与整合,促进学生道德修养与意志品质的培养。把“诚恒”文化作为我校探索创建特色学校的有效措施和主攻方向,形成学校“诚恒”文化品牌。让“诚恒”成为学校的精神图腾,固化为学校意志,把学校建设成“诚恒校园”,为师生打造“诚恒人生”!
二.理论思考
1. 概念界定
花木文化资源:花木文化是人们在以花木为中心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花木与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特别是伴随着花木经济的发展,自然的花木不断地被注入人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木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木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花木文化是一种历史积累,也是一种历史沉淀,更是一种历史绵延,具有强大的惯性,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是人们在价值取向、审美取向、思维方式上的共性。本课题研究的花木文化资源,指的是与花木有关的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修养与意志品质的所有教育资源。从内容上分,包括形成的文本内容,一切与花木关联的活动和现象;从地域上分,包括校内与校外花木文化资源、本地与外地花木文化资源;从时间上分,包括古代花木文化与现当代花木文化教育资源;从表现形式分,包括业已构成的花木文化资源和潜在的有待挖掘整理的花木文化资源。
诚恒文化:本课题中的“诚恒”文化是以“诚”与“恒”为核心或是关键词。“诚恒”出自楼钥《攻愧集·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诚”可以理解为诚信、实在,有科学的求实态度。“恒”可以理解为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有志向、有好奇心、能追求真理等,还可以理解为细心和耐心。“诚”为做人的道德修养,“恒”为行事的意志品质。本课题中研究的诚恒文化是学校传承建构的以“诚恒”为核心的价值观、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及其生活方式、规范标准、环境氛围等形态的总和,其内涵可以生发开来,具体表现为诚恒的精神文化,诚恒的行为文化(包括课程行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家长行为等),诚恒的管理与制度文化与诚恒的环境氛围。
2.理念依据
(1)教育学理论依据: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然受到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因而教育要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要善于选用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导人的各种天赋能力的发展。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整体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合金”,其中环境影响和制约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水平。因而,加强学校“诚恒”文化建设,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能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心理学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着人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现实水平,对人的心理素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建设充满“诚恒”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营造浓厚向上的“诚恒”文化氛围,是发展师生心理素质,提高教育实效的有效手段。
3.理论假设
学校从事的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创新的工作,但学校不会自然地生成文化,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有意识地建设和积累。学校充分利用花木文化资源,通过挖掘、继承、兼容、重组、提升、创新,打造学校诚恒文化,以诚恒文化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文明素养渗透的系统性、渐进性、全面性,从而使师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行为实践在文化价值和人文动力影响下趋于高度自觉、规范、文明,最终探索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目的
1. 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套开发利用花木文化资源,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构建以诚恒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2. 通过研究与实践,培育学校诚恒文化精神、师生诚恒文化气质,形成学校文化特色。
3. 通过研究与实践,通过诚恒文化建设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校课程建设水平。
四.研究内容:
1.提炼并创造学校诚恒文化精神。
研究、解读诚恒文化的精神与内涵,对师生进行诚恒文化宣传,打造学校的文化品牌。
2.利用花木文化资源,开发诚恒文化校本课程,进一步完善花木文化课程。
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选取一部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创造,形成诚恒文化校本课程。提炼、体现花木的特性,丰富诚恒文化的内涵,以“诚”为学生的道德准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性,教给学生与人交往的礼仪技巧等。以“恒”为学生的行事准则,引导学生勤奋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有恒心,有毅力,克服困难,不断创新。
3.营造体现诚恒的文化环境与氛围。
利用花木文化资源,选取相关内容布置校园主题走廊、主题墙、主题角等。凸显诚恒文化,并开发诚恒文化设施、活动室、展览室等。
4.以诚恒文化引领教学改革,打造诚恒文化课堂。
对诚恒课堂提出相应的要求,让诚恒文化贯穿于课堂中。营造诚恒的教室环境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诚恒的文化精神,形成“诚恒”的课堂规范,打造诚恒文化课堂。
5.以建设诚恒文化,培育诚恒气质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
开展以花木文化为载体,以诚恒文化为核心的活动,让诚恒的文化精神贯穿于一切活动中,让师生在其间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升道德水平。
五.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从多角度开展对文化建设资料的比较研究,根据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建构诚恒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制定诚恒文化实施的具体策略。
2.行动研究法:以学校诚恒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具体的实施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行动方案,并及时反思,不断调整方法,修改实施方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用行动的动态管理课题的研究。
3.经验总结法:及时积累研究案例,反思课题研究中的做法、体会,总结筛选新的经验、方法,根据相关理论提炼课题成果,指导带动老师开展研究,推动课题不断深化研究。
4.个案研究法:本课题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选取部分学生和老师,建立个人档案,进行追踪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