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我校开展了创智课堂语文专场研讨活动,学校第一期骨干教师培训班全体学员和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观摩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中,袁新华副校长和许荣美主任向老师们展示了三段式非程序化教学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第一节由许荣美执教了《傲骨红梅》,着力于主题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古诗词方法的基础上,教师把课前的预习相机渗透在课堂的反馈中。课前教师围绕古诗词《墨梅》(课内)、《卜算子·咏梅》(课外)设置阅读任务,形成预习单,并了解预习情况,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自主理解诗意,交流诗人创作背景,重点抓住墨梅的样子和想法、野梅的悲惨境遇两个话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探讨,从梅的品性到诗人的操守,整节课沉浸在浓浓的诗意中。第二节由袁新华执教了《航天飞机》第一课时,老师将本课的一个重点学习内容——生字教学前置于学生的预习过程中,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反馈,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课堂上,由课题入手让学生自主提出想要了解的内容,教师加以总结提炼出本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展开自主、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两位执教老师都能围绕“三段式非程序化教学”进行一定的探索,通过教学实践来打通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之间的通道。
课后,骨干教师培训班成员唐春燕、蒋文燕等对两节研讨课进行了客观地评价。戴福春校长进行了总结和指导,提出“三段式非程序化教学”在不同的学科中应体现不同的教学流程,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根据文体特点、学生实际、课堂生成分步走,语文可以分成几个模块,把三段式教学与几个模块相机整合。预习与教学要形成一条线,形成台阶式提升。教师自身要关注课堂教学中时间掌控,问题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语文教师的艺术性要进一步得到体现。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使我校提出的“三段式非程序化教学”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实践,为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吹来习习清风。(撰稿:许荣美 摄影:袁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