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夏溪小学 王建伟
幻灯片13
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词;
2、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幻灯片14
默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
1、第1段开头用“真好”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我”为珍珠鸟做了哪些事?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幻灯片15
你会读吗?
wàn méng
一盆吊兰的垂蔓 蒙 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幻灯片16
认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思考:
你觉得这只雏儿怎么样?把有关的句子勾画出来,并试着体会一下:这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去写这只雏儿的?
幻灯片17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幻灯片18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外形的可爱
幻灯片19
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朗读第4-6自然段,找找哪些词语写出了珍珠鸟是逐步信赖“我”的。
2、你认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幻灯片20
时间 |
活动范围 |
动作神情 |
亲近程度 |
起先 |
|
|
|
渐渐
|
|
|
|
后来 |
|
||
有一天 |
|
|
|
幻灯片21
胆子小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幻灯片22
时间 |
活动范围 |
动作神情 |
亲近程度 |
|
起先 |
|
|
|
|
|
|
|
|
|
|
|
|
||
|
|
|
|
|
笼子四周、屋里、柜顶、书架
飞来飞去、神气十足、落、站、撞
疏远、试探
幻灯片23
出乎意料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幻灯片24
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幻灯片25
时间 |
活动范围 |
动作神情 |
亲近程度 |
起先 |
|
|
|
渐渐
|
|
|
|
后来 |
|
||
|
|
|
|
笼子四周、屋里、柜顶、书架
飞来飞去、神气十足、落、站、撞
疏远、试探
挨近、蹦、俯下、喝、偏、瞧瞧、
啄笔尖、啄手指
落到书桌
亲近
幻灯片26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
人鸟相亲的和谐画面
幻灯片27
时间 |
活动范围 |
动作神情 |
亲近程度 |
起先 |
|
|
|
渐渐
|
|
|
|
后来 |
|
||
有一天 |
|
|
|
笼子四周、屋里、柜顶、书架
飞来飞去、神气十足、落、站、撞
疏远、试探
挨近、蹦、俯下、喝、偏、瞧瞧、
啄笔尖、啄手指
落到书桌
亲近
趴、睡熟、
咂嘴
信赖
落到我肩上
幻灯片28
我是怎样对待小珍珠鸟的?
1、见我不去伤害它……
2、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幻灯片29
3、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幻灯片30
怕人————信赖人
幻灯片31
真情流露:
信赖, __________________!
幻灯片32
信赖
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幻灯片33
读一读
信赖是一盏灯……
信赖是一盏灯,一盏明亮的灯,她使我们前进的道路更明、更亮;
信赖是一座桥,一座坚固的桥,她使我们封闭的心灵相通相融;
信赖是一首歌,一首动听的歌,她让我们在飞扬的歌声中欢笑、愉悦;
信赖是一首诗,一首抒情的诗,她让我们在诗意的生活中沉醉、向往。
幻灯片34
幻灯片35
幻灯片36
幻灯片37
幻灯片38
小练笔
你和小动物之间有什么友好的感情呢,将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写下来。(一个片段)
幻灯片39
中心思想
l 本文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雏鸟的外形特点及活动情况,揭示了信赖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
幻灯片40
总结全文
l 这节课我们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的美好的境界!信赖是一种关爱,一份宽容,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了爱,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里,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
幻灯片41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2、观察你喜欢的一个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2015年11月27日
教学评议:教学流程清楚,环节紧扣,目标清晰,重难点突出,能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建议小练笔可以放在课后,让学生多说,多想象,拓展想象空间,结尾可以更进一步深化主题。
教学反思:本课采用多媒体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但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时间过短,还没有真正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动”起来,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得还不够,合作探究要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了解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去感悟、交流,让学生多说,多写,问题不要提的太多。节奏不要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