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恐龙(第一课时教案)
执教者 袁新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诵读感悟,初步了解恐龙的种类和外形特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恐龙的种类和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一、预习要点
1、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将它们读准确,并记住它们的写法。
2、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并做好记号。
二、课前训练
学生一起吟诵古诗《题西林壁》。
三、课堂教学
(一)预习交流,了解预情
1、出示文中的生字、词,指名读,及时正音。易错的生字指导学生书写。
2、指名说一说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能解决的及时解决,有难度的留到后面解决。)
(二)导入新课,提炼问题。
1、发现问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恐龙》,来认识一些神秘、奇特的动物。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提问预案:
(1)恐龙有哪些种类?
(2)不同种类的恐龙各有什么外形特点?
(3)恐龙有哪些生活习性?
(4)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2、重组教学预案
(1)同伴互助:对于简单的问题,请同学现场问答。
(2)提炼问题:对于重点问题进行梳理。课件出示:1、课文中介绍的恐龙有哪些种类?2、不同种类的恐龙各有什么外形特点?3、恐龙生活的年代和环境?4、恐龙有哪些亲戚?5、恐龙有哪些生活习性?6、恐龙是怎么灭绝的?(通过解决以上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三)小组学习,探究问题。
四人一小组,带着1、2两个问题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相关语段精读感悟。
(四)交流反馈,理清文脉。
分小组进行汇报、交流。
(五)检测深化,知识建构。
1、完成课后练习2,用钢笔描红。
2、完成语文补充习题第四题。
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拓展延伸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想法吗?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如有,则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课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学生课后阅读拓展阅读,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
【板书设计】
20 恐龙
雷龙 庞然大物、雷鸣一般
恐龙 梁龙 身体很长、吊桥
剑龙 剑板、尾刺
三角龙 三只大角
霸王龙 大脑袋、短身子、牙齿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