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创智课堂>>理论学习
德国式教育
发布时间:2016-1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戴福春

 

德国式教育
叶特生
  德国只有八千万人,却拿了一百零五次诺贝尔奖,按人口比例来说,比美国高得多。
  按照中国人的理解:德国的小孩一定是赢在起跑点上,小学前已密集接受各类课程,钢琴溜冰样样精通,闲来背诵唐诗宋词英语单字和九因歌,沉重书包比人还重,晚晚做作业到深夜,周末补习班保证考试拿高分。
  但奇怪,德国宪法竟然明文规定:禁止学前教育。这不等于输在起跑点上?
  他们的理论是:不要把孩子大脑变成电脑记忆体,留给他们更多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幼稚园各种年龄的儿童混在一起,不分级,天天就是玩。
  玩什么?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如何提防坏人;去消防局,学习灭火和火灾应变;参观邮局,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投递出去的;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去超级市场,拿着钱,学习怎样买东西;去花圃,学习种植和分辨花草植物;看马戏、儿童歌剧和魔术;参观图书馆,学会借书和还书;坐巴士,记住回家的路线。樱桃收获时,跟老师去采摘樱桃;南瓜收获时,跟老师做南瓜汤。
  进小学前,已学会修理玩具,管理时间,制订计划,搭配衣服,收拾东西,有事自己找警察。
  德国人相信: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不能太早开发。到小学,孩子就会按照自己兴趣去找资料,发挥逻辑思考和想象力,学业自然突飞猛进。
  他们着重情商训练,不吵,不打人,公众场合不高声呼叫。
  到中学时,个个成为做学问的高手。而那时的中国孩子,还在等待“喂饲”,被动接受知识,不肯主动思考和发问。
(选自2016年9期杂文月刊<选刊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