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创智课堂>>理论学习
“创智课堂”理论构想
发布时间:2017-11-1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创智课堂”理论构想

 

一、“创智课堂”的提出背景

上海市教委于2009年4月批准杨浦区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按照市教委的要求,杨浦区以课程资源建设为重点,以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聚焦学生智慧的培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三年多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创新试验区”着力从两个方向展开探索:一是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转型,打造由大学以及其他校外教育机构等共同支持的基础教育发展立体网络;二是课程教学的转型,认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与现代课程视野下的课堂之间的差异,构建“创智课堂”,发展学生与教师的个性与潜能,实现理想教育的愿景。

二、“创智课堂”的指导思想

课程研究者认为,课堂是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场域。任何重建课堂的努力都需要超越“课堂即教室”的狭隘认识和“课堂即课堂教学活动”的传统观念,从更为整体的角度视课堂为课程与教学的综合体。基于此,创智课堂的构建不是单纯地改变教学环境,也不是简单地转变教学模式,更不是以设计新奇的教学活动为取向,而是综合课程实施、资源开发、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及教学环境等诸多教育要素,并使这些要素交相起作用的全方位变革。

三、“创智课堂”的内涵界定

创智课堂即创生智慧的课堂。其要旨在于超越把学生当作纯粹客体、单纯灌输知识的教学实践,走向启迪智慧、进行创造的新型课堂。古往今来,对智慧的追求成为教育的永恒目标。一如怀特海所言:“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何为智慧?怀特海以智慧统率知识,强调“把教育从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知识面前获得自由”。杜威认为智慧与知识不同,智慧是应用已知的去明智地指导人生事物之能力。然而,当下教育的困境恰恰在于知识越增加,教育越忙于完成与人生无关的任务。从根本上讲,知识与智慧的这种分离,意味着教育与人生意义的脱节。中国哲学家冯契先生明确提出:“智慧就是合乎人性自由发展的真理性的认识。”这一内涵显示出智慧是人对外部世界真善美的一种全面把握。单纯地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倘若这一获得过程不合乎人性,不指向于人的自由发展,换言之,没有“转识成智”的过程,知识只会成为异化人生的力量。基于对智慧的理解,从变革传统课堂的角度出发,本项目把创智课堂界定为在正式学习环境、非正式学习环境以及网络所建构的虚拟学习环境中,以学习者的学习创新为核心,教师的教学创新为依托,突破传统的教学结构及形态,促进师生智慧生成的课堂变革行动。

正确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需要纠正两点认识:第一,避免仅仅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智慧,使其与“智力”同义,单纯指向人的聪明才智或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而是还需要从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理解智慧的整体内涵,将符合人性的存在方式和自由自觉的发展状态纳入其中。第二,避免将创智课堂理解为一套供教师认知、照搬和实施的新的教学理论、策略、方法和技术,要意识到创智课堂即是教师基于自身体验、反思、实践而形成教学智慧的过程,其本身即代表着教育的本质和优秀性。

四、“创智课堂”的教育理念

1.学习即创造。学习不是掌握预定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创造自己知识的过程。当代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内省的,而不是处理和内化教师所呈现给他们的知识。新的知识观意味着,在教学中任何试图把自己的理解快捷地告诉学生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创智课堂主张学习的本质是人类心灵的主动建构,无论是面对大千世界还是知识体系,学生在自主探究、创造与问题解决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诞生自己的思想。这是创智课堂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2.教学即研究。教学不是传授预定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从事研究的过程。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表明,教学是建立在经验、反思基础上的智慧性实践,而非运用现成原理的技术性实践。这意味着教师无法凭借某种固有的技术或方案一劳永逸地实施理想的教学,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的教学情境而言,唯一正确的途径是研究,特别是研究作为教学出发点与归宿点的学生。创智课堂不把教学视为研究的对象,而把教学视为研究本身,这从根本上恢复了教学的智慧品格,教师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倾听和理解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与体验生活,并帮助学生生成精彩的思想与观念,这将是创智课堂持之以恒的行动诉求。

五、“创智课堂”的核心要素

1创智课堂是一种学习环境创新,一种促进学与教革新的生态环境。它通过构建教与学的新时空,从而超越了传统上视教学为发生于教室这一有限时空中的事件。为了提供学习者更多参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的机会和实践,创智课堂致力于整合课堂、学校等正式学习环境与家庭、社区、科技馆、博物馆等校外非正式学习环境,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学习环境等虚拟学习环境。通过形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为学习者的学习创新提供资源、情境、工具、支架等多层面的支撑,并积极创建安全的心理环境,为学习者的创新活动提供适宜的氛围。创智课堂所引入的时间维度,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时间长度的设计与实施,更重要的是让身处课堂的人理解课堂是从哪里来,并将发展到哪里去。

2创智课堂是一种学习创新,一种转变学习体验的创新经历。它视学习为求知、实践和创造融为一体的活动,从而超越了传统上视学习为单纯的心智活动的观点。创智课堂珍视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注意维持学习者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避免单纯为外部奖励而学习。同时,倡导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尊重多元学习风格和智能,鼓励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不仅通过探究中的学习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和统整思维,让分科知识与科目知识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最终把课堂内外的完整生活统一起来,把现在与未来统一起来。创智课堂更鼓励学习者在创作中学习,积极创建和生产他们自己的作品,借以发展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精彩观念的诞生。

3.创智课堂是一种教学创新,一种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形态。它通过重构教学的过程与要素,从而超越了传统的教学形态。在教学目标上,学生与教师共同厘定学习期望,注重使用表现性目标引发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学对话的形成,并主张发展基于学生特定需要的教学时间表。在教学评价上,倡导促进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强化学生对自我学习情况的意识和对自我学习过程的监控。同时,创智课堂还将反思与改进教学作为重要的一环纳入教学过程,以凸显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

总而言之,创智课堂是一个智慧创生过程,一个师生合作生成智慧的集体行动。它通过激发、展现教学的创造本性,从而超越了视教学为传递和存储凝固知识的保守观点。创智课堂所重建的教学价值是整体的。它不仅引导师生合作探究和创造新知,更能引发师生在探究学科与生活中生成美好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感受,从而实现理性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融合,促进学生理智与人格的整体发展。智慧来自于理智与人格的整体发展,同时又创造新的人生,因而教育所要达到的这种发展,也就是人生智慧的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