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资源的思考学习体会
林亚飞
我国地域宽广,各民族、各地区文化样式精彩纷呈,乡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人民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如不同地方的戏曲、茶艺、风俗等……通用教材只能在典型中选材,以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为主,这就需要教师立足本地区,依据教学内容,在指导学生学习教材的过程中,适度渗透相关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使知识得到迁移,心灵找到触动,使文化得到进一步升华。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广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在了解、走进、热爱、扬弃传统文化,汲取其思想精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在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传承和发扬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起点,开始重视在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这是广大老师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谈以下几点体会:一、根据教材“适度拓展”,引入地方文化地方文化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必需的启发力,地方文化源自身边,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是一个地方的人的情感之根,一个人成长的土壤,使学习者容易接近的现实情境,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学生们可目视之,耳闻之,心触之。如果能结合地方文化的核心要素,引导学生走进它们,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带向更深远、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二、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地方文化的人文熏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三、在教学中,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积极查阅资料,调查采访,搜集地方文化资料,边搜集边整理,边归纳分析边研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