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支持下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2017-2018学年度)
本学期,我们在课题实施与探索方面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课题方案调整
在2017年5月在本校开题论证后,根据专家意见,对课题以下进行了重点关注:
1、进一步对研究的全过程作系统设计,把学校领导的思路转化成本课题付诸实施的行动方案,并让课题组所有老师对学校领导先进的理念有认同感,对课题研究的思路有清晰的认识,明确研究的方向,以便协同攻关。
2、支持课题实施的平台建设和资源建设,同时建立了“夏溪小学”微信公众号,为师生在微信环境下的教学创造条件,为本课题研究走向大数据分析打好基础。
3、处理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和小学低中高不同年级段学生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关系;处理好微信支持下基础知识的教学和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关系以及课堂学习和课外拓展等关系。
二、课题研究人员调整
依据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一学期来,在学校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帮助下,我们课题组的全体老师认真做好了各项工作的协调,具体安排如下:
姓 名 | 性别 | 学历 | 学科 | 承担任务 |
戴福春 | 男 | 大学本科 | 数学 | 全面负责课题实践研究工作
|
钱志林 | 男 | 大学本科 | 数学 | |
袁新华 | 男 | 大学本科 | 语文 | 全面协助负责课题实践研究工作 |
杨丽霞 | 女 | 大学本科 | 数学 | |
吕霞 | 女 | 大学本科 | 英语
| 负责小学英语研究工作
|
方静 | 女 | 研究生 | ||
许荣美 | 女 | 大学本科 | 语文
| 负责小学语文研究工作
|
吴建平 | 男 | 大学本科 | ||
袁晶亚 | 女 | 大学本科 | ||
蒋文燕 | 女 | 大学本科 | ||
何桂珍 | 女 | 大学本科 | ||
徐亚娟 | 女 | 大学本科 | 数学 | 负责小学数学研究工作
|
石燕金 | 女 | 大学本科 | ||
金菊芳 | 女 | 大学本科 | ||
沈美芬 | 女 | 大学本科 | ||
王静雁 | 女 | 大学本科 | 科学 | 负责小学科学研究工作 |
陆晓军 | 男 | 大学本科 | 信息技术 | 全面负责课题信息技术支持工作 |
蒋建庆 | 男 | 大学本科 |
三、课题研究实施工作
1、积极参加各项会议
2017年9月19日,武进区“十三五”中教技协课题会议在鸣凰小学举行,会上部署了学期工作和活动安排。我校教师听取了鸣凰小学的新学期计划,学习了其课题管理网站制作。
10月份本校召开了第一次课题会议。教科室对各项课题现阶段研究工作作了如下要求:
(1)由课题组长、具体管理者在已建立的课题网站特别是国家级课题微信翻转课题和省十三五课题地域特色文化学科综合性学习,指导全部成员注册进入课题网站。
(2)10月初份课题组组长、具体管理者制定好学期课题研究计划。每月核心组成员要监督下设成员上传与研究课题相关理论1篇,学习理论心得1篇,每学期各四篇。
(3)每位核心成员上传相关课题2篇教学设计,及相应反思,每学期2篇。下设成员1篇教学设计,1篇反思。
(4)每学期必须完成1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参加上级教育部门评奖或发表,为课题中期评估结题积累研究成果。
2、“创智课堂”的学习
为进一步推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形成“创智”课堂模型,10月19日下午,夏溪小学开展了首届“竹溪杯”创智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数学专场。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马美南副校长为老师们执教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堂研究课,作了《学科育人》为主题的讲座。这次活动,让老师们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大家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学科实际,真正做到实在、有效。
3、专家引领
为了提升我校的课题研究水平,促进学校全体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能力的提升,3月13日,特邀请了原教科室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徐惠仁来校做了关于“课题研究若干问题”的专题培训。徐主任就学校现阶段研究中的区级以上课题的撰写进行了客观的诊断与指导,特别是每个课题标题的表述、研究内容与目标是否准确科学方面进行了推敲与纠正,对各课题今后该如何扎实开展研究,也作了系统地引导。
三、阶段研究成果
现阶段的研究后,我们的收获:
1、初步整理了常用的APP。有微信,QQ,美篇,初页,趣配音,keynote,悟空识字,一起作业网等。创办了“夏溪小学”微信公众号并向家长全面推广。
2、扎实了理论基础,明确了研究方向。通过专家把脉、技术培训、文献学习,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升。
3、积累了教学课例,初步形成教学范式。在每一次的研究课之后,课题组成员都会相聚讨论,并交流总结。
我们的研究成果:
序号 | 姓名 | 成果 |
1 | 石燕金 | 论文《借助微信平台,有效“翻转”数学课堂》发表于期刊《学子》 |
2 | 张艳娟 | 论文《搭建微信公众平台,“翻转”语文课堂》发表于期刊《学子》 |
3 | 袁晶亚 | 论文《借助朋友圈,建构语文教学翻转课堂》发表于期刊《学子》 |
4 | 王静雁 | 撰写论文《微信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背景及理论研究》 |
四、研究思考
1、怎样进行移动终端环境下的板块教学?
2、如何构建适合我校推广的移动终端学习的评价体系?
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我们要更好的发扬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采用多种研究方式,实事求是,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总负责人:
2018年8月
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