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在家庭中的普及,青少年群体正在接触和习惯“微阅读”,习惯于通过手机、电脑等屏幕接受信息,进行阅读。微阅读是阅读趋势还是颠覆阅读传统?
通过方寸屏幕接受的信息比较“碎片化”。很多孩子通过刷微博、浏览网页等了解信息,其中有热点时事、文体新闻等,也有星座运程等话题,但这些信息的特点是短且零散,不成体系。比如,一条微博只有短短140字,哪怕是附录在后面的长微博或是网站信息等,也都是几百字的短文,而且信息分布比较杂。而传统的阅读方式更多的是通过书籍拓宽知识面,书籍的归类本身就是自成系统的。 “微阅读”是一种快节奏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接触信息虽然广了,但是不深。从知识吸收的角度来看,利用手机、电脑等进行阅读更多的是单纯的信息量累加,人们更多的是被动接触信息。进行这样的阅读时,一些孩子还会“一心多用”,一边阅读,一边听音乐、看电视等。另外,“微阅读”往往在地铁、公交车等嘈杂的环境中进行,很难让人沉下心来回味思考。如果青少年长期处于“微阅读”状态,容易产生思维惰性,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其培养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而传统阅读是一种更加舒缓的方式,容易往深度拓展,让人有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空间。
“微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各有利弊,新生事物正以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发展起来,它的便捷与多样锋芒毕露,而传统犹如沃土,阅读需要植根在这里,它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