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
武进区夏溪小学 袁晶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习得初步的习作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与习惯。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教师引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那绿飘花舞、芳菲惹眼的四月天里,我们曾一起欣赏了——《第一朵杏花》。倾听了花开的声音
2、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朵杏花什么时候开放吗?
3、课文中有几处描绘杏花的语句,你能找出来给大家读读,并说说这句话给你的感受吗?
二、交流体验日记
1、文中的杏花是如此美丽、充满生机!(板书:文 优美)那么,同学们眼中的杏花又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已利用课余时间去花木市场、乡野村间观察到了杏花,微信群里给杏花留下了美丽的瞬间,它们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看,连小蜜蜂都吸引过来了。同学们还写了观察日记,袁老师已经精挑细选了两篇,请同学们来帮帮袁老师,看看哪一篇写得更精彩。思考:你喜欢他写的杏花吗?为什么?
2、交流,评价(板书:修辞手法 写作顺序)
3、描写景物时,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把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还可以模仿或引用文中的语句,更重要的是要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刻画景物,这样,条理就清晰了。
三、艺术与美:梵高的杏花:新生命的祈祷
过渡:杏花不光吸引了竺可桢爷爷的目光,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同时,杏花在荷兰著名画家梵高手中成了永恒的经典。
1. 教师介绍梵高作画背景
2、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枝干怎么样?花儿姿态一样吗?颜色呢?)
3、这幅《盛开的杏花》触动了许多慕名前来观赏它的人的心弦,记下了那一刻心中的声音,我们来欣赏其中的2句。指名读。
4、从这幅世界名画中我们看到了如此充满生机的杏花。齐读这2段话。(板书:画 生命)
四.题诗
1、一草一木总关情!我们学校的每棵树、每株花,它们陪伴我们成长,你能举个例子跟大家说说吗?甚至每块景观石都有自己的语言,都在启发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它记录我们的校训“抱诚守真 持之以恒”出示图片。
2、小结:是啊,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细心揣摩,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有我们学习的品性。
3、我们学校西北边有一块空地,准备种一片杏花林,景观石上该题哪几句诗体现老师对同学们的殷切希望?课前,我们已搜集了一些有关杏花的诗,谁能正确、流利地读一读呢?指名读,齐读。
4、再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你更喜欢哪一首?
5、这些诗读来都这么琅琅上口,我们该选取哪一首或哪几句题在杏花林的景观石上,最恰当呢?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每个组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为什么,最后将讨论结果写在印有景观石的纸上。
6、交流。(板书:诗 高洁)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通过对课文的回顾,通过梵高名画的欣赏,通过对诗歌的品读,我们对杏花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如梦幻般的粉白,那淡淡的清香,那蓬勃的生命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阅读是多渠道的,文字、绘画,甚至是一些符号都可以传达信息,愿我们的阅读充满趣味,更愿同学们永远走在阅读的道路上。
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以全新的课程,以杏花为线索,读杏花,赏杏花,品杏花,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并习得初步的习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