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等。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练习。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角色和专业自主能力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夏溪小学建立“基于特色地域文化的综合实践学科综合性学习” 研究,在综合实践学科综合性学习基础上形成了生成的课程观,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创生者,教师进入课程。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把教材看作是师生对话互动的一个“话题”、引子或案例。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特别是对当地特色鲜明的特色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确立整合的课程观、生成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发展的课程观。
评价主张进行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学校、家乡的了解,为社会、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2、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5、以花木为创作对象,进一步培养学生体验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
6、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在采访、调查中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具体目标
年级 及册数 | 具体目标
| 课题 | 课型 (新授、主题拓展课) | 综合性学习 活动设计框架 |
三年级
| 1、了解养花的益处及科学养花的的相关知识。?????????2、在交流、评价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养花的兴趣。
| 《花的世界》
| 新授 | 1、赏花、了解花。 2、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小组讨论养花的益处调整心情,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3、浇花六法。 4、施肥四法。 5、自制杀虫剂四法。 6、学生记录收获。 |
1、同学们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包括花的种类、花的用途、花的习性和花的文化。? 2、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走访、拍照、查阅,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通过对花儿的了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为建设美好家园尽一份力。 | 《认识花卉》 | 新授 | 1、播放花卉课件,确定子课题。 2、制定活动计划。 3、学生分组研究。 4、学生整理资料,准备汇报。 5、学生汇报,多元评价。 | |
四年级 |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内外和居住地的植物种类、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规律,初步认识植物的丰富与精彩。 2、通过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3、通过制作植物标本、繁殖植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植物巧变身》 | 新授 | 1、学生根据研究主题分组,制定计划。 2、初步认识植物,通过图书馆、网络查询、搜集植物的相关资料,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规律。 3、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尝试不同品种的野草、花卉栽培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4、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工艺创作,艺术再现植物。 |
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 2、学生学会倾听,并对每一小组的汇报内容和形式以及参与情况给予公正的评价。? 3、在倾听中获取知识,学习他人汇报的内容、形式、参与面、对资料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方面的优点和长处。 | 《花卉与生活》成果汇报课 | 新授 | 学生汇报? 1、梦幻花语小组结合图片、文字材料等形式进行介绍。? 2、?2、牡丹小组结合图片,利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汇报。?在汇报时学生利用图片向大家介绍了花语和花的传说。? 3、向日葵小组利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自己的成果。? | |
五年级 | 1.认知目标? (1)了解苗木的名称、基本特征及基本用途(2)知道苗木生长所需要的环境?(3)大致了解苗木的销售方向和情况? (4)认识苗木对家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大影响? 2.能力目标? (1)能够收集各种信息,并能对其进行分类处理。?(2)尝试用清晰的语言说明家乡成为苗木之乡的原因。?(3)能够用绘画、文字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 (4)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能同时考虑问题的多方面,并大胆提出质疑。? (5)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即如何与陌生人交流,特别是外国人。从而获得与学校以外人交流的经验。?3.情感目标? (1)让学生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并培养做事的责任心和细致塌实的工作作风。? (2)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宝—苗木的兴趣和热爱。?(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
《苗木——家乡的宝》 | 新授 | 1.简要介绍活动背景,点明主题。? 2.师生进行商讨,制定活动方案(活动计划),并提出现实中会出现的一些活动障碍,及给予解决方法? 3.进行分组,并分配任务? (1)收集资料,并制作手抄报,进行宣传工作(一组人员)。? (2)到花木市场与销售商进行交流,了解苗木的销售情况(一组人员)。? (3)到研究所与专家面对面进行交谈,了解苗木的性能特征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等(一组人员)。? (4)到其他地方进行问题调查,言语访问,了解人们对家乡的宝—苗木的认识及感想(剩余人员)。? 4.师生对调查结果进行交流、商讨,由每组代表上台以各种方式(可以是课件,可以是图片展示、可以是绘画、可以是角色扮演)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并交流。 |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说出一些苗木的名称、生长特 点等,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 《种植园》 | 新授 | 1、学生查阅有关种植方面的资料,并提取相关信息。 2、了解植物的品种、特点、生活习性等,懂得种植的环节,掌握简单的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 3、了解一些无土栽培等新型种植方法。? 4、设计调查表或列出访问提纲,向家长、技术人员、农民采访、调查一些种植蔬菜、花卉的有关知识。分组或个人调查、访问、收集、记录。5、各小组讨论交流,确定想在红领巾种植园种植的植物;收集种子、幼苗或可以扦插的枝条。??6、各班选出一些爱好种植的同学,成立“护绿小组”,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管理。 | |
六年级 |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与花木相关的知识,掌握更多栽培管理能力; 2、通过践活动,使学生的调查、采访、整理资料、合作探究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提升; 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增强社会责任心与经济意识 | 《走进花木的世界》 | 新授 | 花木调查组: 1、学校花木情况调查 2、家庭花木情况调查 3、全镇花木情况调查,采访镇相关领导情况介绍 花木与经济组: 1、对比种植花木与种植普通庄稼的收益差距 2、采访花圃场老板实录及获取的其它信息 3小组分析 花木与生活组: 1、美化环境 2、净化空气 3、食用药用…… 4、传递情感 栽培管理组: 1、小组活动情况介绍 2、小组活动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 |
1、进一步了解与人沟通交往的基本礼仪和营销技巧。 2、在营销过程中体验习得营销方法。能够及时发现活动过程中自己的积极方面和不足之处。 3、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 | 《花木营销策略的研究》 | 主题拓展课 | 1、回顾导入,了解营销。 2、策划营销。 3、体验营销。 4、汇报成果。 5、总结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