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研究性学习研究反思
“以学习为中心”的综合版块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6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益萍

课题组培训活动反思记录

时间

9.18

地点

录播室

主题

“以学习为中心”

的综合版块教学实践

反思者

张益萍

讲人

卢俊

反思

记录

一、课前研究,关注学生的现实基础与发展需求

以学习为中心教学的基础与前提是对学生学习的充分认知与考虑,教师要将学生带到学习任务中去,给学生多一点自主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学习。

1.聚焦板块功能,反思常态教学

Checkout time 的板块重在通过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对单元所学语言的掌握情况,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主要内容,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常态教学流程为,依次复习前面的板块内容,再把本板块里的任务逐一完成,最后过渡到Ticking time进行自我评价。这种固定思维的教学,教师师本位地牵着、赶着学生走,挤压了学生的时间与空间,窒息了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什么?这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之前必须先解决的问题。

2.关注发展需求,提升综合素养

我们尝试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来解决常态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首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情,学生反馈三方面的情况:我最棒(选出自己学得最棒的板块);我有疑问(最大的学习困难是什么?);我想学得更多( 还想在哪些方面继续深入学习?)。再结合学生的现实基础,将该板块教学定位为:延续话题“My Day”,通过“Miss Cais Day”“The   Blacks Day”等六个微型话题,通过结合功能与结构的听、说、读、写活动,关注学习活动的真正发生,让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并以“Golden ear” “Golden   microphone” “Golden book”等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激励性的过程评价。

二、听说结合,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和规范表达

通过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对听力训练进行分层,并与说、写活动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形成,让学习得到真正的增值。

1.听力材料,由句到篇

以小语篇方式呈现的听力材料,是对学生的挑战。我们尝试从两方面激发学生的潜力。一是以游戏“Me too”作为听力热身,教师每次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的相关信息,相同情况的学生起立并回应“Me too.”单句听力材料,能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帮助学生获取教师的部分信息。二是让学生因需而听,课前要求学生在便利贴上写下两个最想了解的有关教师的信息,课上带着问题听,信息的获取指向性明确,并引导学生记录关键词,指导学生主动关注听的策略与方法。

2.听力反馈,由易到难

学生用“I know youyour .”来展示获得的信息。由于输出信息的可选择性强,给予了学生表现成功的机会。教师展示听力材料,并呈现Miss Cais Timetable,通过反复强调“usually”表述方式,让学生感悟理解“This is Miss Cais usual day.”再进行课本Checkout time板块中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学习,通过四人小组采访活动完成一份reporter.两个层次的听力反馈由句到篇,由易到难,由说到写。要求学生说准确,写规范。

三、绘本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策略养成

我们选择了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 55“An unusual day”作为本课的拓展阅读材料。在具有亲近感的学习内容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升能力。

1.合作互助,理解故事

学习小组阅读以绘本形式呈现的故事“The Sawyers Day”,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的差异,部分同学对少量词句不能理解到位,提出质疑。教师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Maybe the story is a   little difficult for you. Dont worry. These pictures can help you. 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stick them in the right place.”学习小组再读故事,并将图片贴到相应位置,完成绘本制作。读故事,找图片,看图片,读故事,教师未教一词一句,却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感悟和建构。

2.朗读分享,感悟故事

全班反馈绘本制作的情况,同时逐页朗读,进行分享。对于极个别依旧读不准的单词,在全班进行互助式学习。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We read about “The   Sawyers day.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day促使学生再次感悟故事,并给出多元化的回答“unusual /happy/   wonderful…”最后学生自由选择最喜欢的答案,将封面“The Sawyers Day”补充完成。在两个层次的交流互动即两轮的学习中,始终充盈着学生外在的声音表达和内在的声音思维。

四、 对比赏析,关注学生的独立表达与写作技巧

小学阶段写的要求为简短的描述,即以意义表达为核心的小语篇。我们引导学生以研究的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自我的独立表达更丰富合理。

1.对比赏析,感悟策略

学习小组赏析两篇有关“My day”的小短文,选出喜欢的一篇,说说理由。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汇报的过程中,得出了以下若干结论:更喜欢第二篇,因为它围绕着一定的主旨,如 “My busy Saturday”;句式的使用更灵活,不像第一篇仅仅在用类似I get up at six 的固定句型;有开头和结尾,表达更完整和生动。学习是学生自己思考的产物,在赏析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先思先想,然后用自己的见解与别人的见解进行交换,自然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2.自主修改,展评分享

  当学生拿出课前完成的“Happy writing”,有趣的现象发生了,老师,我能不能重写一篇?显然此时的他们,带着想法,有了需求,那就给予他们机会。学生尝试运用刚才总结的策略与方法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与完善,在展评分享环节,学生分两个层面进行,先是对文章整体进行点评,即是否围绕一定的主旨?结构是否完整?句式是否比较丰富?再对文章的一些细节进行赏析,教师以“Do you like his happy day等引发讨论,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耐心倾听、乐于表达、善于反思的技能和习惯。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