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课活动及评议
研究 主题 | 特色地域文化(花木文化)的学科综合性学习的研究 | ||||
教者 | 王静雁 | 班级 | 三(1) | 上课 内容 | 校园里的植物 |
时间 | 2017.10 | 地点 | 科学教室 | 记录人 | 王静雁 |
参加 对象 | 许荣美、朱建琴、蒋建庆、蒋明锋、杨珺 | ||||
教 学 过 程 |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去校园里观察认识了许多的植物,知道了植物的外部形状是怎样的?(各种各样的)今天这节课,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 1、指导观察树皮 教师出示学校不同植物的照片和一些树皮标本。 (1)选择不同的乔木进行观察。指导方法:看一看,这些树皮有什么不同?再摸,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最后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拓树皮:将白纸铺于树干上,用手压住,然后将铅笔平放,在白纸上来回涂,就能把树皮拓下来了。 (3)学生实践,交流汇报。 2、指导观察树叶 (1)选取有代表性的植物叶子让学生观察。指导方法,给学生指出茎上的每一个节,强调观察每一个节的位置上叶子长得怎样。 (2)讲解:对生的叶子是茎的每一节上长出两片叶,两两相对;互生的叶子是茎的每一个节上仅着生一片叶子,依次交互排列;论生的叶子是茎的每一节上着生三片以上叶子,并环生于茎或枝的周围。 (3)画一画观察到的叶子。 (4)说一说,天冷的时候校园里的树落叶吗?除了校园里的树,还有哪些树落叶,哪些树不落叶? 3、指导观察花 (1)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2)师生观察后交流。(交流时要让学生尽情地说,并及时鼓励) 4、比较植物的相同之处。 (1)师提问:它们有很多不同,那它们为什么都叫做植物呢?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2)交流讨论。 (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 5、填写表格 观察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 我认为,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三、对植物进行分类 1、师:植物种类繁多,世界上45万种,难记吗?科学家为了方便人们去认识它们,把它们分成的很多类,你能对这些植物分类吗?(教材P17) 2、小组讨论,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先说标准,再分。 3、课件出示另一些植物图片,分一分。 四、总结全课
| ||||
评 议 记 录 | 本堂课是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的第二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一些植物的不同特征,教师在前一节课上就已经组织学生到自己的校园里观察植物,熟悉并认识自己身边常见的植物,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植物的特征。 在科学活动中,既然有观察,就一定有记录,教师除了让学生明白如何观察外,还实施提醒让他们学会记录,养成一个良好的观察习惯。本课的记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文字叙述,也可以采用画图的方法,把不知名的植物或叶子画下来。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行。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循序渐进,语言表达清晰,课堂气氛良好,学生在亲生经历各项活动中,认识了植物更多方面的特点,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