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课活动及评议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6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乔亚娟

课题研究课活动及评议

研究

主题

基于特色地域文化的学科综合性学习的研究

教者

乔亚娟

班级

一(2)

上课

内容

荷叶圆圆

时间


地点

教室

记录人


参加

对象

全体课题组成员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南北朝民歌《江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2.师:(出示课件2:荷叶图片)这首民歌描写了荷叶田田的样子,那么小朋友们你们还能说一说:怎样的荷叶呢?【出示课件2:(    )的荷叶】

(板书“荷叶”)

3. 让我们一起再把荷叶形容一下。(出示课件2:荷叶圆圆的,绿绿的。)(齐读)

4.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荷叶圆圆》(板书补充课题)。(出示课件3)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出示课件4)书本打开,翻到第70页,自己读一读课文,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单:

        (1)圈出生字,标上小节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找一找:荷叶的小伙伴都有谁?

2.刚刚大家自己读了一遍课文,那么这些生字宝宝你都会读了么?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3.每个生字齐读两遍。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大家对于生字掌握得都很不错,顺利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第一个阅读任务,还有一个任务要求小朋友们找一找:荷叶的小伙伴都有谁?谁找到了?

生: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板书)

师:老师把这些小伙伴请到了我们教室,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

(课件出示6)小水珠   小蜻蜓   小青蛙   小鱼儿(强调儿话音)

会认字:“珠”。(谁有好方法帮助大家记住“珠”?加一加、写一写、找朋友)

会写字:“鱼”。(课件出示7:“鱼”字的演变过程,“鱼”这个字是由鱼的形状演变过来的,斜刀头就像鱼的头,中间的“田”表示它的身体,最后的“—”就像鱼的尾巴,“鱼”是象形字。在田字格里,跟老师一起写一写“鱼”这个字)

2. 荷叶有那么多小伙伴呀,那它们说了些什么呀?小朋友们再去读一读课文,用“________”划出小伙伴们说的话。(课件出示8)

(请4个小朋友分别说)

师:荷叶的第一个小伙伴小水珠说了什么呀?

生1:“荷叶是我的摇篮。”

师:找的真准,荷叶的第二个小伙伴是谁?它又说了什么呢?

生2:荷叶的第二个小伙伴是小蜻蜓。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师:真棒,你找对了!荷叶的第三位小伙伴小青蛙,它说的话谁找到了?

生3:“荷叶是我的歌台。”

师:最后一位小伙伴小鱼儿也来凑热闹了,它说了什么?谁来告诉老师?

生4:“荷叶是我的凉伞。”

师:小朋友们真棒!找到了荷叶的小伙伴们所说的话,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话。(齐读)

老师从小朋友们有感情的朗读中听出了小伙伴们对荷叶的喜爱之情,那么你们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为什么小伙伴们喜欢荷叶吗?(课件出示8)

师:那么带着喜爱之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话。(齐读)

3.小朋友们读得真好!一遍掌声送给自己。刚刚我们找了小伙伴们的话,小朋友们找的又快又准,下面老师想请你们用另外一种读的方式——默读,来读一读课文,同时找一找小伙伴们的动作,用“~~”划出来。(课件出示9)

(1)谁找到了小水珠的动作?

生:“躺”、“眨”。(板书)

师带读;讲解“身”字旁,“身”作为偏旁要注意什么?(一撇不出头)

师: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怎样的眼睛?

生: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认识字:“亮”、“晶”)

(2)那小蜻蜓的动作又是怎样的呢?

生:“立”、“展开”。(板书)

师:跟我读“立”,“立”就是站的意思。跟我读“展开”,我们一起做一做“展开”的动作。(认识字:“展”)

师:哦,小蜻蜓是立在荷叶上,展开翅膀,展开怎样的翅膀?

生:展开透明的翅膀。(认识字:“透”、“翅膀”)

(3)谁找到了小青蛙的动作?

生:“蹲”、“歌唱”。(板书)

师:跟读,(认识字:“唱”)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师:竖起小手指,跟我一起学写“放”。请你书空“放”,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第三笔是“横折钩”,右边的反文旁不能写成折文旁,右边的横和撇不能连在一起写。

(4)那么小鱼儿又做了什么动作呢?

生:“游来游去”、“捧起”。(板书)

师:跟读“游来游去”,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怎样地游来游去?

生:笑嘻嘻地游来游去。

师: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认识字:“朵”、“美”)这里有两个生字宝宝我们来认识一下,跟我读“朵”,“朵”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第二笔是横折弯),那我们一起书空“朵”。再来看看“美”这个字,跟我读“美”,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注意第五笔是竖,第六笔的横是最长的。(请一组小朋友开火车书空“美”)

4. 小朋友们很厉害,可以又快又准地找到答案,老师也很厉害,你听,老师还会结合动作来读课文呢。(师做动作读课文第二段)你们会不会呀?

师:你们也会啊,下面老师先请同桌之间带着动作读一读,等一下请小朋友站起来读。(请三位小朋友分别读第3、4、5段)

5.从你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对荷叶也越来越喜爱了,你看,老师这边也有一片圆圆的、绿绿的大荷叶。你们可以看着老师这片大荷叶把文章复述出来吗?

(1)师带着学生复述。

(2)学生用小话筒复述。

(3)学生一起复述。

(4)请个别学生复述。

6. 学完了这篇课文,老师也喜欢上了荷叶,想去池塘里摘荷叶,谁能帮老师一起摘?

摇篮、亮晶晶、停机坪、透明、翅膀、歌台、凉伞、笑嘻嘻。

 

四、课文总结,拓展练习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荷叶和它的四位小伙伴,这些小伙伴都很爱荷叶。那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之外,还有谁喜欢荷叶呢?它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我们来争当小小演说家(课件呈现:模仿课文说句子)

(大屏幕展示:      说:“荷叶是我的        。”           在荷叶           。)

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舞台。”小蝴蝶站在荷叶上扇动翅膀尽情地舞蹈。

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运动场。”小蚂蚁在荷叶上和同伴比赛。

蜜蜂说:“荷叶是我的休息亭。”蜜蜂累了就在荷叶上休息休息。

小蝌蚪说:“荷叶是我的凉棚。”小蝌蚪躲在荷叶小快乐地玩耍。

小乌龟说:“荷叶是我的阳台。”小乌龟爬在阳台上晒太阳。

小甲虫说:“荷叶是我的蹦蹦床。”小甲虫站在荷叶上玩蹦极。

   ……

2.练读“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一句。

师:课文当中是如何描写荷叶的?(出示课件)

(生: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形状和颜色,写出了荷叶的美!

你还能用这种句式说出其他事物具备两方面的特点吗?

(课件呈现)  

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蕉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这是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老师为学生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让学生欣赏,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当学生欣赏到这一幅幅美丽的荷花图时,心中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老师引导学生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紧接着,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两遍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读给同桌或好朋友听。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老师还利用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朗读,学生又特别喜欢分角色朗读的特点,首先师生配合进行范读,接下来是小组分角色朗读,最后再进行全班展示朗读,提高了学生朗读的技能和朗读的兴趣。

不足之处:

    虽然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少,但是,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背诵的指导还不到位,尤其是对于背诵能力低一些的孩子,还不能当堂完成背诵,今后在有效课堂指导方面,还要继续下功夫,争取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