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究反思(科学)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2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静雁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探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表现是在课程的学习内容、活动组织等方面给教师、学生提供了大量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可在最大程度上还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所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从而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是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课程总的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在通过实践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开放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同样具有开放性,在实施纲要中指出:“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并在小学生阶段即开始对团队合作精神予以启蒙和培养,在小学通常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由小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组合,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并开发利用周末、节假日等课外时间,保证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的展开。”基于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是现阶段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要课程。

从以上可知,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价值追求和实现课程目标方法等等方面具相似性。一方面,科学学科需要后续研究,需要综合,需要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充实科学的内涵: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科学学科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的缺乏,特有的生成性等,也需要我们加强实践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经验,所以把科学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一定的整合,发挥两门学科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对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迫切,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是一项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