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亚娟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94-95页例1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列举的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利用家乡的花木特色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不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使学生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表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想购买了一些果树苗种植在我们竹溪小农场,价格是100元。我口袋里有两张50元,五张20元,两张10元的纸币。怎样付100元钱?

生:两张50元……

师:可以。能列举出几种付钱的方法?

生:2张50元、5张20元、一张50元两张20元1张10元、4张20元两张10元。

师:我们把解决问题的这些方法都罗列出来,就是“列举”(板书),列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列举的方法解决一些新的问题。

二、教学例1。

(一)弄清题意,引发需求

1、出示例1:

朱总务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指名读题)

2、提问: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发现题目当中隐藏的信息吗?(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掌声) 师:周长一定是22米,是保持不变的,长和宽也会像周长这样保持不变吗?长和宽在变化,那么面积也就有大(顿)有小。 师:长和宽可能会是几米?指名答     (板书: 长: 9     宽: 2 )     他猜得对吗?(板书:长+宽:22÷2=11(米) ) 设疑:还有不同的围法吗?(有)大家想一想:在这么多围法当中(板书:▪▪▪▪▪▪),要想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可以怎么做?(把所有围法都列举出来)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来围一围?

(二)尝试列举,感知策略

1、分层提出要求:    请你用22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将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中。    也可以直接填写记录单,再通过摆小棒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2、学生操作,师注意收集(A:遗漏B:重复C:全但无序D:有序)的表格进行投影展示。    

比一比:大家更欣赏哪种记录方法?(D)为什么?(板书:按顺序)按顺序列举有什么好处?(板书: 不重复   不遗漏)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掌声送给他。(掌声)   师:请刚才没有按顺序填写的同学改成按顺序填写,老师也来改一改。(   补齐板书:长(m):10   9   8   7   6            宽(m): 1   2   3   4   5     ) 

 3、同学们数数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5种)现在你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吗?(长6米,宽5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  补齐板书:面积(㎡):10  18  24   28  30  )       看来我们还要对列举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才能选出我们想要的。

4、观察上表,比较它们的长、宽和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5、小结揭示课题:像刚才这样把事情发生的所有结果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一列举出来,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通常就称它为“一一列举”的策略。(板书:一一列举)齐读课题。

(三)反思回顾,加深理解    

1、提出要求: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列举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列举时要有序思考,对列举的结果要进行比较)

2、进一步要求:其实列举的策略同学们并不陌生。大家思考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小组交流。(如:一年级:10的分与合)    

追问: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在列举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过渡:王大叔有个女儿叫小芳,他送给小芳一个礼物,是什么呢?对,小闹钟

三、拓展应用,丰富体验。

1、出示“练一练”第1题。(突出“有序”)

指名读题,指名板演。

学生尝试解答,组织交流反馈:重点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列举的。

过渡:你们喜欢学校的饭菜吗?小芳也很喜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芳所在学校食堂的饭菜情况。

2、出示练一练第2题。 进行荤菜搭配时,可以按表中的样子从荤菜想起,也可以从素菜开始一一列举,一共有12种不同的搭配。

过渡:小芳有一个爱好是上网,在课余时间经常通过浏览一些网站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大家是否知道网站为了及时发布最新的消息,都需要定期更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3、出示练习:两个自然数相乘,积是36的乘法算式有多少个?学生填表,集体交流。

4、出示“练习十七”第2题。(突出“对结果要比较、观察”)

指名读题,师引导学生观察A网站怎样更新后再提出要求:先在下表里画一画,再回答。

组织交流反馈:重点突出对列举的结果要观察、比较。 联系生活:上网确实很好玩,但同时郑老师也对大家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大家要做到“文明上网、适度上网”,千万不能沉迷于网络。

过渡:小芳除了喜欢上网之外还有一个爱好是收集邮票,先课件出示4张邮票(师介绍“邮票”,认识邮票面值),再课件出示问题(师介绍“邮资”:就是指邮票的面值之和。)

5、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引出分类列举的思想)

提问: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一题?指名回答,生口头说出按怎样的思路来列举即可。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策略?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列举时需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采用“一一列举”的策略常常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使混乱的思维变得清晰,这正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魅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