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了解垃圾暴增的现状和危害;
2、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和环境再利用的意义。
3、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并逐步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的良好习惯,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让学生通过思考、积极动手,实现活动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提出主题 任务驱动
一.结合考察,激发兴趣
1. 课前分组走访夏溪花木市场,了解花木市场垃圾废品产生情况。通过文字和拍照的方式记录情况。
2. 采访了解这些垃圾的材质,并且探究这些垃圾如何再次利用。
3. 交流感受:同学们,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花木市场主要产生的垃圾有废弃木柴、断木残枝、废弃瓷盆、各类石块、花木盆景包装袋等。这些都是可以再利用的有效资源,如果直接丢弃的话非常可惜。
4. 我们怎么样将这些废弃垃圾变废为宝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一起来探究。
5. 揭示活动主题“花木之乡,变废为宝新尝试”。
第二阶段 综合实践 初步分享
1、全班42名同学自由分成活动小组,6人一组,实地考察,了解垃圾废品产生与处理情况,通过文字和拍照的方式记录情况。
(1)分区域(家庭、学校、街道等)了解垃圾的产生情况。
(2)通过新闻、报纸、网络搜索了解垃圾处理情况。
2、采访了解垃圾材质与再利用方法
3、讨论常见垃圾变废为宝的例子。
4、动手制作
(1)小组协作或在父母协作下将废品再利用,动手制作创意作品。
(2)班级举办“变废为宝”创意展
(3)解说“变废为宝”作品创作过程以及价值意义。
第三阶段 关注学科 渗透要素
1、在生产和生活中,垃圾的产生不可避免。怎样才能减少垃圾产生,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呢?
2、互相交流,说说你的看法;
3、总结:垃圾是可以再利用的资源,所以如果在源头上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再利用,有的可以经过回收、加工再利用。这样就可减少垃圾数量,把很多垃圾变成资源。
4、你能帮垃圾找到家吗?
二、帮垃圾找家:
1、认识了解垃圾的分类;
2、说说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3、学习给垃圾分类;
总结:保护环境和废物利用是相辅相成的两件事,做好了可以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共同为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做出贡献。